巨头环伺在线音频,喜马拉雅难破“牢笼”
一位出售盗版有声书的商家告诉地歌网,喜马拉雅上的《明朝那些事儿》,只需要5元就能听全本,另一位商家则表示“3元就可以……付款后给你网盘链接,绝对不会被下架”。要知道,《明朝那些事儿》全本在喜马拉雅售价超过65元。 QQ上出售盗版有声书的商家 显然,“音频游乐场”想赚钱可不简单。 提升用户正版意识,这是包含喜马拉雅在内,音乐、视频平台要共同实现的长期任务,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因此,喜马拉雅要继续构筑更大的战略设想。 2017年-2018年,喜马拉雅密集推出了多款智能音箱产品,包括小雅AI、晓雅Mini等,以及面向儿童市场的小布智能音箱,售价不超过1000元,其中价格最低的小雅Nano只有199元。 智能音箱是个好故事。对比移动音频App的碎片化、低用户留存等属性,智能音箱作为重要的交互入口,不仅是有力的线下获客抓手,也可以连接起广泛的家居产品和用户人群。但这样的商业拼团里,似乎没有喜马拉雅的一块。 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天猫精灵、小米的小爱同学和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占据了国内智能音箱94%的市场份额,其中,仅天猫精灵就占去40%。 2020Q1中国智能音箱品牌市场份额 蜻蜓FM的创始人张强就曾表示,“音箱这件事背后的核心问题还是,作为一个音频平台,我们做的目的是什么……大厂们都在大规模地补贴做,我们要想成功就得做出一个颠覆性的产品。但是这个太难了,现在的我们做不到。” 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2017年有消息显示,喜马拉雅超过90%的收入都来自会员和广告业务,智能硬件的收入占比仅为8.64%。 可见,智能音箱赛道的终局,依然是一场巨头游戏,在喜马拉雅一台音箱卖到上百元的时候,天猫精灵就能卖到98元;而大厂不止有“价格屠夫”的底气,还有更完整的商业生态来支撑智能音箱产品。 对喜马拉雅而言,智能音箱的故事不够动人。 内容付费、智能音箱,这些长线布局之外,视频化也是喜马拉雅想抓住的风口。目前,喜马拉雅的不少节目前广告都为短视频,而“发现”页面也有大量视频内容,甚至有B站UP主同步的内容。 相比于播客站到镜头前,视频的音频化更易于接受,例如郭德纲的相声视频,只保留声音也几乎不影响观感。因此,从视频到音频,在内容上就是“降维打击”。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