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咖啡馆发起人的苦恼 这不是众人拾柴而是惹火烧身
实际上,如此被动的经营管理,已经与企业基本的管理常识背道而驰。再加上这些股东所处的行业不尽相同,因此导致了身份、爱好、秉性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咖啡馆长期以来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圈子文化,形成完整的主题氛围,至于项目整体的发展前景更是无从说起。 “请神容易送神难,最开始为了钱让他们加入,现在什么事都被动,我宁可干干脆脆倒闭,反倒不折磨人。”政出多头,管理混乱,或许是导致大量众筹咖啡馆项目夭折的主要原因。本以为能够独善其身的志达,最终也逃不过与其他类似项目一样,陷入无尽的纠纷当中。 跟风,从根本上导致了众筹咖啡馆的泛滥,也让整个行业在短短的几年里,迎来了大面积的倒闭潮。从商业模式上看,众筹咖啡馆天生就带有经营上的“缺陷”,也注定管理者不能像传统咖啡馆那样去运营它。 从包括志达在内的诸多失败案例看来,“咖啡”是众筹项目的一个形式,并不是主要的卖点,更多的是通过咖啡、红酒、书籍、茶道等载体,形成特定的圈子氛围,并以此拓展更多的增值业务,如投融路演、项目发布、种子孵化、知识交流等等。 卖咖啡绝不是众筹咖啡馆的根本目标,这看似极为简单的道理,却难倒了很多众筹发起人。只有汇聚良好的圈层文化,才能产生足以支撑经营的盈利业务,并使得众筹的项目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 时至 2018 年,如今的社会氛围,是否能够支撑众筹这朵“稚弱”的小草生长发育了呢?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