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未老张小龙多虑:灭掉微信的,不会这么高调
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提到了非常令人吃惊的数字:有一亿人选择了朋友圈三天可见。他思考了这个问题,将微信比作广场,认识到朋友圈有它的弱点,大家想要逃离它。因为朋友圈是一个广场,一个公开广场,所以点赞还是讨论,就会发现广场里面很多人都能够听到。这样带来压力感比较强。而且当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种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而张小龙谈到如果让他重新做一次微信,会有朋友圈,但没有个人相册或者说相册是私密的,别人看不到,拍照片发了朋友圈但同时保存私密相册里面。 而今天无论是王欣做匿名社交、还是字节跳动做视频社交,都指向了用户的社交压力。如何能够释放用户被抑制的需求,这是所有做社交的人都在考虑的问题。 二是视频互动成为社交趋势。 微信在过去一年中,频频在视频上做动作。从最初的小视频到如今力推微视发展,再到7.0版本微信发布的时刻视频。视频似乎已经成为社交必不可少的积数。 而今天这三款社交产品背后的创作团队都对视频社交的未来进行了自己的解读,随着5G技术的发展,视频将会越来越普及。而同时张小龙嘴中能够让用户压力最小的记录自己和世界的也只有视频。 “我们会继续尝试去引导用户,直到真得能够某一天可以很轻松,很自如地拿起手机记录周边真实的世界。”张小龙更表示做视频需要耐心,因为朋友圈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展示最美好一面的地方。而想做到最真实,则需要打磨。 有业内人士在今天三款产品发布会之后评价说:“能不能做成功都是看运气的事,我不知道有了微信为什么还需要其他社交产品。” 有投资人却表示今天整个票圈充满了“今天发布了三个社交App的看热闹氛围。她询问到“我为什么需要另外一个社交软件?”陌生人社交在特定人群、特定场景也许是有需求的。熟人社交在即时通讯之外是没有刚需的。 “我要是微信,我也封杀啊,好端端的,为啥要被三个App抱团蹭热度?微信又不是慈善机构。” 每个互联网人都有社交梦,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张小龙。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人对微信的愤怒、敬意甚至是无可奈何。
社交产品创业者在这个时代,引发我们的关注,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他们的弱小。微信之下,互联网人社交梦虽没死,但并不好开花结果。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这只是初步的产品。到时候看后续运营,也不一定出来就是爆款,就像微信刚出来的时候,大家也觉得很难用,看后续迭代了。 想要拥有社交的未来,这个问题是否等同于如何打败微信?很显然,目前没有任何人想要把微信当作对手。当微信已经开始谈生态的时候,这些社交产品依然还在为留存发愁。 但是在社交路上,微信始终是个无法躲避的挡路石。 社交的未来到底属于谁?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世界是开放自由的,所有一切仍有待于将来,而且永远如此”。 也许当有人能够如张小龙一样,找到自己坚持的原动力,将自己的人格融入产品之时,就是下一个社交时代的到来。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