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小蓝单车的365天:是激进还是贪婪?
其实,当时懂懂笔记就已经得到小蓝单车欠供应链巨资的消息。事情是这样的:小蓝在拿到黑洞投资之后,一直还在接触新的投资人,在五六月份其实已经谈妥新的投资方,并且草签了投资意向。小蓝单车就是拿着这份“投资意向”向上游供应商以很高的订金下了大量的生产订单。 但在融资的关键时刻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摩拜和ofo先后再资宣布巨额融资,都站到了 10 亿美元独角兽的位子上,与其它单车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让新的投资人感觉小蓝的希望更小了。第二就是六月初小蓝激进的营销策略,让投资人发现这个团队存在很大的问题。 新的投资人撤了。在 8 月份,小蓝单车融资遇阻的消息已经在单车行业内部小范围传开,特别是上游的供应商已经知道小蓝资金出问题了。 眼看着声势越来越弱,小蓝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在 2017 年 8 月,小蓝又给资本讲了一个动听的故事。 8 月 9 日,小蓝宣布将加速出海步伐,未来会陆续进驻全球 10 个国家近 30 个城市。不过,与摩拜和ofo不同的是,小蓝并没有透露明确的出海计划。 就像“狼来了”,故事讲多了资本就不再相信。小蓝带着新车型及出海等一系列计划,跑了上百家基金,却都没有再得到过资本的认可。实际上,造成小蓝今天这种结局的除了外部的行业竞争,更多的是其自身运营失误导致的。 在 10 月份,先后有摩拜、ofo、永安行收购小蓝单车的消息被放出,当懂懂笔记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就意识到小蓝供应链的问题全面爆发了,这是在做最后的挣扎。如果按照以往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先放出ofo收购的消息,有可能会引起摩拜的注意,争抢小蓝,抬高收购价。但是,单车是一个非常不符合互联网规律的重资产行业,传小蓝被收购的消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终的结果是,ofo、摩拜、永安行都对其置之不理。 懂懂笔记在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总结了小蓝的两个致命失误: 第一,在资金没有进账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单车数量,向供应商下了高达数亿的订单,最后投资没有进来导致对供应链失信以及资金链陷入危机。“为了追赶生产进度,小蓝在四五月份追加了数亿元生产合同,本来预计五月末六月初融资成功后就可以一次性将资金问题解决,而随着资本市场冷静和其他事件的打击,融资变成了泡影,并购丧失了最佳时机。”李刚表示。 第二,小蓝在 6 月的一次激进的营销,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在长安街找单(tan)车(ke)的活动,对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尤其是投资人和市场对这家公司的团队有了更深的认识,致使外界对小蓝失去了信任。 结束语(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