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的微信保卫战:"草根"自发组织打赢美政府
现在回顾美国司法部这一举动的目的,朱可亮认为:“一个目的是为了迷惑我们,一个是为了打乱我们阵脚,转移我们的视线。另外它(司法部)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影响第二天听证会的主要论点,事实上第二天听证会的争论焦点也确实改变了。” 9月17日,关于微信禁令的第一次听证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通过网络直播公开进行。听证会结束以后,法官劳蕾尔·比勒(Laurel Beeler)没有明确表示会什么时候宣布判决。18日一大早,美国商务部就突然发布了微信禁令的实施细则。 细则针对美国个人或实体作出了多项规定:禁止应用商店提供下载或维护微信的程序、代码或更新的服务;禁止为微信提供在美国的网络托管等服务;禁止在美国境内开发或访问微信的代码、功能或服务;禁止通过微信提供转账和付款服务等。这些细则如果完全实施,无疑意味着微信在美国将“全面断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商务部细则出台后,18日当天美国用户的微信下载量比前一天猛增了150%。 18日一早,朱可亮就被电话和短信吵醒,手机整天都在嗡嗡作响。细则出来以后,彻底改变了此前诉讼的重点。律师团所有的成员都来不及洗漱,马上召开视频会议商讨决策。 “在前一天的听证会上,法官指出的最重要问题是总统令含糊不清。周五(9月18日)实施细则一出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是美国司法部狡猾的地方,但是在诉讼中这些招数也是很正常的。”朱可亮分析道。 9月18日上午,司法部的律师将商务部的“实施细则”递交给法院。原告这边,律师团8点就已经开始起草针对商务部细则的回复,在上午10点45分递交给法院,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即为什么商务部的细则并不能改变整个案件的走向。 上午11点45分,法官召开了一次临时安排的紧急听证会,在听证会上法官明确表示,商务部公布的细则改变了很多事情,微信禁令与其实施波及的范围已经非常清楚,法官本人需要听听双方的意见。 经过商议,法官要求原告律师团修改诉状与动议,增加商务部细则出台后的内容回应,之后司法部也可以进行回应,9月19日下午1点30分再就动议进行的第三次听证。 “当时我们就在会上商讨了一个时间,我们要尽量给法官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同时还要保证她在20日之前能够做出判决,所以我们只有全力以赴去做这个事情。”朱可亮说。 原告律师团在18日下午3点30分递交了修改的动议,在下午6点递交了修改的诉状。半小时后,司法部递交了针对修改动议的回复。当晚8点,律师团又递交了针对司法部回复的一项回复。 19日下午,加州法院罕见地在周六举行听证会,这也是该案连续第三天举行听证会。 朱可亮透露,当天正逢犹太新年,原告律师团最主要的出庭律师比恩律师是犹太人,他也放弃了休息继续出庭。朱可亮强调说,“不是重大的案件,不是这么紧急的情况,双方律师和法官都不会同意这样的安排。” 法官在听证会上问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朱可亮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法官问的第一个问题针对司法部,关于微信禁令确切的生效时间是在周六(9月19日)的午夜12点,还是周日(9月20日)午夜12点。 “就是说法官实际已经同意我们禁止令的申请,她想把这个判决写得准确,也要确认自己到底还有多少时间来准备这个判决。”朱可亮说。 事实证明了朱可亮的推断,9月20日,法官对禁令做出长达22页的判决书,发布了在全美国均有法律效力的初始禁止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在微信禁令即将生效前的最后一刻将其叫停。 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禁止使用微信将侵犯数百万主要依靠微信的华裔美国人的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赋予的权利,他们主要依靠微信与在美国境内以及与中国的亲戚和朋友交流。而美国司法部提供的微信对国家安全构成所谓威胁的证据又明显不足,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表明禁止所有美国用户使用微信可以解决这些担忧。法官还指出,微信完全禁令有明显的替代方案,例如政府机构禁用微信。” 法官的一纸初始禁止令,使得微信在美国暂时免于被禁。千万美国微信用户暂时松了一口气,华人社区一片沸腾,纷纷在朋友圈表示,“胜利了!不用卸载微信了!”美微联会打赢了第一仗。 发起美国微信用户联合会的5名在美华人律师。 美国微信用户联合会网站截图 “开始”的结束 首仗胜利仅仅4天后,美国司法部就在9月24日向地区法院递交动议,申请暂停执行之前颁布的初始禁止令。10月2日,司法部同时向更高级别的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递交申请暂停执行地区法院初始禁止令的动议。这意味着出现了两个法院同时审理微信案、美微联会必须“两线作战”的局面。 10月15日,美微联会律师团和司法部在地区法院第四次出庭,就司法部暂停执行初始禁止令的动议做口头辩论。10月23日,地区法院驳回了司法部暂停执行初始禁止令的动议。10月26日,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也驳回了司法部申请暂停执行初始禁止令的动议。美微联会取得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胜利。 除了司法战场之外,美微联会团队也通过别的渠道来极推动案件的早日结束。去年12月,朱可亮就透露美微联会已经跟当选的拜登团队取得了联系,向他们递交了相关的材料和文件,希望说服他们继续坚持封杀微信是没有理由和好处的。 这些沟通得到了积极的结果。一个月后,拜登新政府在农历除夕(2月11日)宣布,已提交申请,要求上诉法院暂停审理微信禁令案件。司法部称,正在重新评估特朗普的总统令,之后上诉案讨论的问题范围可能会缩小,上诉甚至可能撤销。 拜登政府的动议申请称,“美国商务部将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也将确保我国经济的活力,并保护个人的权利和数据隐私。”美微联会指出,这是从微信禁令发布以来,美国政府首次在微信案件里承认美国微信用户在宪法下享有“个人权利”。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上述表述与特朗普时期并无两样。而美国司法部目前的“暂停”也并非“叫停”,更不是撤诉,案子仍在继续,相关方每隔60天需要更新状态信息。如果双方不能和解,法院仍要给出一个最终判决。 不过,就目前而言,美微联会仍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至少这个春节,美国华人可以放心地用微信过年了。 美微联会的五名创始律师之一的吴圣洋律师说,在他居住的纽约当地华人社区里,有华人见到他后向他鞠躬感谢,这让他感慨不已。“读法律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可以在这么小的事情上保护到大家的利益。” 在初始禁止令宣布后,美微联会的募款数字呈暴发式增长,仅两天时间就突破了100万美元,创下了华人募款的纪录。 据美微联会会长曹英介绍,截止到目前,收到来自美国1.8万名支持者共计107万美元的捐款,绝大部分都已用于支付比恩的律师费。目前剩下的现金是31.7万美元,同时还有30多万美元律师费未付。 “1.8万华人就能捐款100万(美元)。如果我们能够有18万华人捐款,就能有1000万。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华人团结,就可以用法律力量,来捍卫做人的尊严和生存的正常。”一名华人在美微联会的网站上留言道。 事实上,除了直接参与案件的律所和律师外,还有50多位华人律师志愿参与到整个诉讼案的进程中出谋划策。在他们组成的临时志愿者团队中,他们自主分工为不同团队,有负责文书整理书写,有负责实时更新网站,联络媒体。人们可能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亦是这场微信禁令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曹英还透露,诉讼案结束后,他们准备成立一个专门为在美华裔维权的法律援助基金。目前,美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维护华裔权利的援助基金。 2021年的春节是如此的特殊,疫情之下全世界许多华人“就地过年”,微信成为了国内外亲朋好友联络的主要渠道。 大年三十的晚上,朱可亮通过微信视频给家人拜年。 “和往年比,今年有点小激动吧,差点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也算是通过自己努力抗争才保卫下来这个权利。”朱可亮感慨道。 回顾这次诉讼,朱可亮总结说:“这是美国华人历史上难得的一次草根行动,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它彰显了美国华人团结起来的力量。这说明在美国的华人完全可以组织起来,用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合法权利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打这起官司最大的意义。”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